第27章(第1页)
一起珍藏。直到后来,这些信被赠与北卡罗来纳大学。1931年月723日,纪伯伦的灵柩覆盖着黎巴嫩和美国的国旗,从波士顿到普罗维登斯。二百多位从纽约、波士顿赶来和普罗维登斯本地的黎巴嫩人,在霏霏的小雨中默默地候在码头。一个精美的花环放置在棺材的基座上,它寄托着居住在普罗维登斯的七百多位黎巴嫩人的哀思。在葬礼的哀乐声中,妹妹玛尔雅娜与两个堂兄弟将纪伯伦的录柩护送上一艘海船。海船启锚,缓缓地驶离美国海岸,向遥远的黎巴嫩驶去。四个星期之后,即8月21日星期五,灵柩低达贝鲁特港,受到军礼的迎接。各届人士,甚至政府的高级专员也都来迎接。在做过祈祷后,灵车和护灵队伍向纪伯伦的家乡缓缓进发。沿途受到最诚挚的悼念和迎接。从贝鲁特到贝什里的约五十公里的路程。当灵车行至阿尔巴萨时,约有两百多辆汽车和一百多名骑手赶来护送纪伯伦的灵柩。直到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黄昏时分,灵车终于到达贝什里村。家乡的同胞已为纪伯伦搭起用鲜花和芳草装饰的灵台和牌楼,欢迎他们伟大儿子的归来。几队威武骠悍的贝都因骑士,迎上并引导着灵车。这场面更象一次胜利的凯旋而非葬礼。纪伯伦二十多年来一直盼望着重返自己的祖国,他曾有几次几乎要真的动身了。但他已习惯了纽约的艺术创作环境,难以割舍自己的&ldo;禅房&rdo;,终未能成行。他曾经写道:我的心向我要求它的尊严,我的思想向我要求它的自由,我的身体向我要求它的安宁。除非在黎巴嫩,否则我决不可能把我的心的尊严、思想的自由和身体的安适追回。今天,他回来了。他安眠在黎巴嫩雪松环抱的古老的玛尔&iddot;谢尔基斯修道院的岩室吉。他的金属棺椁上罩着玻璃隔罩。在棺椁的上方悬垂着一个纪念牌,上面用阿拉伯文写着:&ldo;这里安眠着我们的先知纪伯伦&rdo;。&ldo;我们的先知&rdo;一词可能显得离他的同胞太远了些,于是人们很快将&ldo;我们的先知&rdo;改为&ldo;在我们中间&rdo;。这一改动只涉及字母上下的几个小点,所以很容易。于是那个纪念牌变为:&ldo;这里,纪伯伦长眠在我们中间&rdo;。纪伯伦终于安息了。他的成就引人注目,他的声名经久不衰,他献出了自己全部心灵的珍宝,他俘虏了东方和两方千百万人的心。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如侵权,请邮件联系。
一秒记住新域名 m.biqunai.cc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