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第1页)
骆羽杉闻言惊奇地看了看谭永宜。想不到这位大姐倒是真的找到了知音,难怪最近看大姐的宇楷体居多,行草久已不写,原来有名师在背后指点啊。呵呵。“那好,我就连字一起要了。最近得三少和三少夫人之助。不少书店给孤儿院合捐了一批书籍,所以新整理出一间大的图书馆,大小姐。这幅画我是想挂在孤儿院的,所以拜托画得温馨一些,我先代孩子们谢谢你和许先生。”赵其璧看谭永宜有些不好意思,忙正颜说道。谭永宜一笑:“起大姐吩咐,水宜敢不用心?大姐不要和我这么客气,叫永宜就好。”赵其壁笑着点点头:“其实,今天我来,一为索画,二来主要为了教育募捐。想听听羽杉和永宜的意见,毕竟这么大的题目,单凭我和元芷之力远远不够。”“羽杉有没有听说过陶行一先生?”左元芷接过话来说道。骆羽杉笑着点头:“在凌大时看学报曾见到过。陶先生因为早年庸医误人,其姐早殇,所以入广济医学堂,却因为不信教被歧视愤而退学,后在浸理走读,两餐难继生活困苦。故而立志办学,为民立言。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门下研究教育。是不是此人?”左元芷一笑:“正是,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陶先生主张‘生活即教首’,杜威主张‘学校即杜会’。陶先生主张‘杜会即学校’,杜威提倡‘在做中学’,陶先生则提倡‘教学做合一’,是导师实用主意的叛逆者,主张中国式的新教育,杜威曾称赞说‘陶是我的学生’但却胜过我千倍。”“是啊,陶先生的志愿是‘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所以柜绝一切做官的邀请,舍弃教授优裕的生活,而主张平民教育、农村教育、民主教育。”赵其壁接话说道:“先生认识到中国贫穷落后,乡村比城市更严重,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与农民’。最近他在那外创建乡村师范学校。学生们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实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民族解放民主革命斗争服务之方针。先生脱下长杉,穿上蓝布学生服。和农民学生一起劳动。他的这种理念轰动了教育界,甚至震动了全国,他是起用的不少洋专家,甚至北方军政府的一些部长、副部长都曾由洋人担任。南方军政府自也不例外,谭嗣庆的某些高级参议、军事顾问等有不少洋人。这些洋人全部是政府花巨款雇佣而来。唯独这个凯莱,是毛遂自荐、志愿的。用他的话说:“我不忍心给这个贫穷的国家再增加什么负担。”当他出任军政府的经济研究所所长时,月薪为两万大洋,被他全部用在了研究所的各项开支上,以至于成为军政府内不少人的笑柄,说他是天字“羽杉,有件事或许我不该问的,但是……永宁从山上下来后一直流眼泪,问她怎么了,也不说话只是哭,她……”谭永宜忽然轻声说道,话语中的歉意非常明显,骆羽杉是怎样的人,她很清楚,只是永宁的伤心让她这个做姐姐的,忍不住不问。骆羽杉闻言一怔,转了身看着旁边一棵盆景,发了一会儿呆才苦笑着说道:“大姐,永宁她……她喜欢大英公使馆的一个参赞,您知道吧?”谭永宜点点头,上次元旦慈善舞会上那个英俊的年轻人吧?自己当时也觉得永宁的笑容有些过于灿烂,原来是这样的原因?她喜欢那个年轻人和从山上下来哭泣有什么关系呢?
一秒记住新域名 m.biqunai.cc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