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关莞苏醒3(第1页)
太医们一起取出了嵌在关莞身体里的暗器,又上了金疮药和止血药,最终开了一副方子,吩咐人说即便是灌也要让她把药喝下去。李晓鹏把太医们送了出去,连忙去找铭泾将现今的消息汇报给他,铭泾表面上不动声色,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他的心已经狠狠的揪了起来。
没有关莞伺候的第一日,铭泾净脸的时候看到水盆子里的水不是银丹草水时他便大发雷霆,将水盆打翻在地上,而他自己都说不出他是在生什么气。
下了朝后,铭泾唤来了几位亲信商议齐王前去祭祀一事,正说着,他的魂魄却不知飘到了哪里,他的亲信一连叫了几声公子都没有什么反应,众人很是不解。尤其是那日齐王带着他与萧季、佑公子和几位大臣去刚刚修建好的园子里游玩,顺便将各处都题上名字,也好考验考验皇子们的学识。
逛了半晌,行到一带黄泥筑就的矮墙,墙头皆是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间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的两溜青篱,篱笆外的山坡之下,有一土井。
齐王笑道,“倒是此处也有些道理,固然是人力穿凿,如此一件,未免勾起了朕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歇。”说完,正想从篱笆门进去,忽然看到路旁有一个石碣,恰巧是为题名准备的。
一位大臣见此夸赞道,“果真是妙极了,这里如若悬挂着个匾额待题,则毁去了这田舍家风,立此一石碣又觉得生动了许多。”
齐王心情极好,说道,“各位爱卿,皇儿们,还不想出个恰当的名字题上?”
萧季瞥了铭泾一眼,见他还未开口,便率先说道,“回父王,儿臣以为编新不如述旧,这种地方古人已经说尽了,不如直书‘杏花村’也是极妙的。”
齐王听了笑着向一位大臣说道,“这倒提醒我了,此处都极妙,只差一个酒幌,明日再做一个,不必华丽,只照着普通老百姓的村庄里的式样来做,用竹竿挑在树梢。”那大臣一口应了下来,口中连连赞叹皇上英明。
齐王思忖了一下又向众人说,“‘杏花村’虽然好,但却犯了正名。铭泾,你有何看法?”
此时,铭泾正自顾自的发着呆,眼前的杏花早已幻化成了关莞那张惹人疼惜的脸庞,齐王一连叫了几声,铭泾才反应过来,“父王恕罪,儿臣方才想的入了神,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了。”
众人都赞叹着,“铭泾公子当真是学富五车,好才华,好个‘在望’,又暗含‘杏林’之意,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齐王的脸色这才和缓了几分。
游园一事虽是有惊无险,但听到的人无不为了铭泾捏了一把冷汗,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惹怒了齐王,凭你是什么王爷公子的,一个惩处便能叫你永世翻不了身。
这天,铭泾正心不在焉的独自在书房里练字,因他心情浮躁,所以笔下的字也少了平时的舒展,这时,一位侍女匆匆推门而入,大惊失色的说道,“公子,不好了,关莞你发高烧了。”铭泾闻言怔了怔,手中的毛笔滴下一个浓重的墨点,顺着笔尖将宣纸晕开了一大片,铭泾来不及多想,抬腿就往关莞的房里走去,一边走一边吩咐下人把太医请过来。
铭泾来到关莞床前,只见她脸色越发的苍白,满头青丝凌乱的散在了玉枕之上,额头上蒙上了一层细细的汗水,嘴唇微微颤抖着,浑身直打寒噤,在昏迷中喃喃自语的叫冷。铭泾一听连忙叫下人抬来了两床被子,都给她盖在身上依然不停的打着哆嗦,铭泾急的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这时太医急匆匆的随着一名下人走了进来,正欲行礼却被铭泾拦住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这些虚的,快给她瞧瞧,她这是怎么了?”
喜欢泼辣王妃:王爷别惹我()泼辣王妃:王爷别惹我。
一秒记住新域名 m.biqunai.cc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