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第1页)
一扇半开的铁栅栏大门,一座貌似寂静无华的院落,一片在晚霞中苍老的白杨林,一排朴实的平房,两座水门汀建造的小小平台,旁边放着一堆钢铁,一班工人正忙碌地工作。细细听过去,高高的围墙外,却是一片人声鼎沸地热闹繁忙。有小饭馆“来了,楼上请---”的喊声、有小贩叫卖日用品的唠叨、有水果摊老板喊“西瓜,沙瓤---”的磨刀声……小巷里似乎是个市集。往里看过去,铁栅栏门似乎只是她是谁?“当年鸦片战争在南粤打响,燕州没有什么反应;前些年沙俄侵占东三省赖住不撤兵,燕州各行各业却今天一个集会,明天一个通电,而内地很多地方并没有动静,二小姐知道是为什么吗?”客厅里挂着的是一盏花枝水晶灯,光线温暖,段奕桀脸上冷硬的线条似乎也柔和了许多,他看着许良辰低垂的羽睫问道。这人什么思维,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到底想说什么?许良辰看着他没吭声。“并不是后来的燕州人爱国或者以前冷漠,而是鸦片战争发生燕州根本不知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以前只是夸张,新闻传媒出现以后这些才变成了现实。”许良辰这才听明白,他说的是报纸。“诸多的报刊,像一根根纽带,把燕州与外地甚至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美国选举,欧洲战争,日本地震,非洲饥荒,万里以外的事,朝发而夕闻,才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段奕桀敲着茶几上的报纸继续说道。许良辰越听越糊涂,冷面大少为什么要和自己讨论这些,只是闲聊?“但是,报纸传递消息,却远远不如无线电快捷。这次欧战,德国使用了新的无线电技术,奥斯邦电台的事你听说过吧?院子里那些设备就是从他们那里接手过来的。”段奕桀话头一转,说到了神秘的院落。刚从美国回来的许良辰当然明白无线电有着报纸传媒不可替代的优势,闻言她深深看了段奕桀一眼,想不到冷面大少在这方面眼光如此深远,便点了点头:“无线电相对于报纸,有无法比拟的长处,未来可能不仅在军用,在民用方面也将潜力巨大。段奕桀赞许地看着她:“既然洋文先生没的做的了,要不要过来电台?哦,还有一个选择,北方政府以盐业收入为担保,准备向英、法等五国银行团借款,作为统一南北的军费,外交部准备成立特别办公室干预此事。我看了下名单,只翻译就有七人,我倒觉得有二小姐一人足矣,两择其一,二小姐选哪个?”
一秒记住新域名 m.biqunai.cc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